设计高性能系统

2023/2/7

# 高性能设计中的“术”

学完上一讲后,你应该知道自己要从系统全链路的视角,从前端请求到后端服务评估各环节的性能指标,那么对于系统性能的优化,你依然要从全链路的视角上进行高性能的设计

# 前端优化

前端的优化主要有三个环节:减少请求次数页面静态化边缘计算

  • 减少请求次数:减少前端脚本与后端服务的请求次数,有三种方案

    • 增加缓存控制:前端研发同学经常会设置 HTML 的缓存控制头部(Cache-Control 头),这样浏览器在请求同一个文件时,只访问本地保存的资源副本,从而加速文件的访问速度
    • 减少图像的请求次数:你可能经常会发现,大部分网站会将所有用到的多张图片拼成一张,这样多张图片只需要下载一次,然后再通过 CSS 中的 background-image 和 background-position 来定位目标位置选择显示哪一张图片
    • 减少脚本的请求次数:通用的做法就是 CSS 压缩和 JavaScript 压缩,将多个文件压缩成一个,目的是减少传输文件的大小,而更重要的是减少请求数
  • 而页面静态化就是缓存的一种方式,相当于把整个页面元素缓存起来,那么缓存在哪里呢

    • 通常是将页面文件事先存储在 CDN 节点中,比如将商品详情页做静态化, 就是将商品详情页的页面元素存储在 CDN 节点,然后所有请求就可以直接以由 CDN 来提供服务,就不会到达后端服务了,就减少了对后端服务的压力
  • 边缘计算,被很多人提及,原因是大数据处理的实时性越来越高,由集中式的服务系统提供实时性的计算能力捉襟见肘,所以很多大厂开始将计算能力放到距离用户最近的 CDN 节点中这就要求原有的 CDN 节点不只作为静态资源文件的缓存,而是要提供可以定制化的计算能力。这部分内容会涉及一些新的概念,比如无服务架构 Serverless、BaaS、FaaS,在面试中不要求候选人必须掌握,但它会是你的加分项

# 后端优化

后端环节的性能问题,可以从基础设施层面、网络层面、架构层面三个角度进行考量,为了帮助你记忆,我总结了一张脑图给你参考: 比如,网络层面可以考虑网络专线、CDN 优化;架构层面可以考虑动静分离、集群优化、数据隔离、服务拆分、异步驱动、负载均衡等方案

以上就是高性能架构设计中的技术点,初中级研发工程师要能知道系统的性能瓶颈在哪儿,以及如何优化,但高级研发工程师,不能只停留掌握技术点上,而是要有自己对技术的理解(例如下面的例子)。接下来,我就通过讲解自己对高性能的认知,帮你了解并培养自己对于技术的思考

# 高性能设计中的“道”

你在设计高性能系统架构时,首先是清楚认知系统的硬性性能指标,举个例子。

  • 指标需求:我们要保证系统的 TP 99 为 2s;
  • 表面意思:系统要保证 99% 的请求的响应时间都在 2s 内;
  • 深层意思:对有经验的架构师来说,这样的需求其实是不明确的,任何系统都有自己的承载能力范围,换句话说就是在并发用户数限定范围之内,一定要保证系统的 TP 99 = 2s,例如“我们要保证系统并发数在 100 万用户内的时候,TP 99 为 2s”,对于系统设计者而言,要清楚系统有所能,有所不能

所以,对一个架构师来说,要设计一个高性能的架构,至少要有以下四个系统设计的思考步骤。

  • 明确指标: 比如当系统小于 100 万并发用户时,要保证系统的 TP 99 = 2s 。
  • 保护系统: 当系统的并发用户数量超过 100 万,要做到保证有 100 万用户的 TP 99 = 2s ,然后保护系统,并拒绝其他用户的连接请求。
  • 用户体验: 为了用户体验,要给系统承载容量外的用户提供优雅的体验,比如服务器排队机制,并附加具体、明确的信息提示。
  • 快速扩容: 这一步很容易被一些同学忽略,如今系统的性能指标还有一点就是贵在快速反应,比如能承诺出现流量压力时,可以在 3 分钟内完成扩容,并保证扩容后能承载的并发用户数量的 TP 99 = 2s。

在明确了性能指标之后,高性能架构的落地工作,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关键技术点。

  • 做好系统限流: 通过流量控制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。当实际并发压力超过系统性能设计指标的时候,就拒绝新的请求的连接,让用户进行排队。
  • 做好快速扩容: 对于扩容能力,一般要储备额外的计算资源,用于不时之需,也就是事先通过预估流出一部分资源池。

有的同学可能会疑惑,既然有多余的资源为什么不提前扩容呢?这是出于对 IT 成本的考虑,作为系统设计者也要把成本作为系统的设计原则之一。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系统的扩容速度。这是在当今互联网软件中非常重要的系统能力之一了,就算架构设计的不够优雅,但如果响应够快,也是能解决问题。

  • 做好系统优化: 就是我在上面讲的前后端优化的技术点,我要再补充一点,对系统设计者来说,性能设计要贯穿于系统建设的始终。以一个系统的研发管理过程为例,内容大致包括需求阶段、设计阶段、研发阶段、测试阶段、上线阶段、运行阶段

对于性能设计(不仅仅是性能设计,所有非功能性的设计)要在项目的各阶段都进行考虑,以便根据项目过程的推进随时进行调整和优化。

# 参考

  1. 《架构设计面试精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