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扩展架构的基本思想和模式

2023/2/7

# 可扩展的基本思想

可扩展性架构的设计方法很多,但万变不离其宗,所有的可扩展性架构设计,背后的 基本思想都可以总结为一个字:拆!

拆,就是将原本大一统的系统拆分成多个规模小的部分,扩展时只修改其中一部分即可,无须整个系统到处都改,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改动范围,降低改动风险

说起来好像挺简单,毕竟“拆”我们见得太多了。一般情况下,我们要拆一个东西时,都是简单粗暴的。例如,用推土机拆房子、用剪刀拆快递包装、用手撕开包装袋等,反正拆完了这些东西就扔了。但面对软件系统,拆就没那么简单了,因为我们并不是要摧毁一个软件系统,而是要通过拆让软件系统变得更加优美(具备更好的可扩展性)。形象地说,软件系统中的“拆”是建设性的,因此难度要高得多

按照不同的思路来拆分软件系统,就会得到不同的架构。常见的拆分思路有如下三种:

  1. 面向流程拆分:将整个业务流程拆分为几个阶段,每个阶段作为一部分
  2. 面向服务拆分:将系统提供的服务拆分,每个服务作为一部分
  3. 面向功能拆分:将系统提供的功能拆分,每个功能作为一部分

# 拆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

# 面向流程拆分(分层架构)

展示层 → 业务层 → 数据层 → 存储层,各层含义是:

  • 展示层:负责用户页面设计,不同业务有不同的页面。例如,登录页面、注册页面、信息管理页面、安全设置页面等
  • 业务层:负责具体业务逻辑的处理。例如,登录、注册、信息管理、修改密码等业务
  • 数据层:负责完成数据访问。例如,增删改查数据库中的数据、记录事件到日志文件等
  • 存储层:负责数据的存储。例如,关系型数据库MySQL、缓存系统Memcache等

最终的架构如下:

# 面向服务拆分

将系统拆分为注册、登录、信息管理、安全设置等服务,最终架构示意图如下:

# 面向功能拆分

每个服务都可以拆分为更多细粒度的功能,例如:

  • 注册服务:提供多种方式进行注册,包括手机号注册、身份证注册、学生邮箱注册三个功能
  • 登录服务:包括手机号登录、身份证登录、邮箱登录三个功能
  • 信息管理服务:包括基本信息管理、课程信息管理、成绩信息管理等功能
  • 安全设置服务:包括修改密码、安全手机、找回密码等功能

最终架构图如下: image.png 通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案例可以发现,不同的拆分方式,架构图差异很大。但好像无论哪种方式,最终都是可以实现的。既然如此,我们何必费尽心机去选择呢,随便挑选一个不就可以了?当然不能随便挑,否则架构设计就没有意义了,架构师也就要丢掉饭碗了。原因在于:不同的拆分方式,本质上决定了系统的扩展方式

# 可扩展方式

当我们谈可扩展性时,很多同学都会有一个疑惑:就算是不拆分系统,只要在设计和写代码时做好了,同样不会出现到处改的问题啊?例如,在面向服务拆分的案例中,增加“学号注册”,就算是不拆分为服务,也可以控制修改的范围,那为何我们要大费周章地去拆分系统呢?

在一个理想的环境,你的团队都是高手,每个程序员都很厉害,对业务都很熟悉,新来的同事很快就知晓所有的细节……那确实不拆分也没有问题。但现实却是:团队有菜鸟程序员,到底是改A处实现功能还是改B处实现功能,完全取决于他觉得哪里容易改;有的程序员比较粗心;有的程序员某天精神状态不太好;新来的同事不知道历史上某行代码为何那么“恶心”,而轻易地将其改漂亮了一些……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可能出现,这时候你就会发现,合理的拆分,能够强制保证即使程序员出错,出错的范围也不会太广,影响也不会太大

下面是不同拆分方式应对扩展时的优势:

  1. 面向流程拆分:扩展时大部分情况只需要修改某一层,少部分情况可能修改关联的两层,不会出现所有层都同时要修改。例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,如果我们将存储层从MySQL扩展为同时支持MySQL和Oracle,那么只需要扩展存储层和数据层即可,展示层和业务层无须变动
  2. 面向服务拆分:对某个服务扩展,或者要增加新的服务时,只需要扩展相关服务即可,无须修改所有的服务。同样以学生管理系统为例,如果我们需要在注册服务中增加一种“学号注册”功能,则只需要修改“注册服务”和“登录服务”即可,“信息管理服务”和“安全设置”服务无须修改
  3. 面向功能拆分:对某个功能扩展,或者要增加新的功能时,只需要扩展相关功能即可,无须修改所有的服务。同样以学生管理系统为例,如果我们增加“学号注册”功能,则只需要在系统中增加一个新的功能模块,同时修改“登录功能”模块即可,其他功能都不受影响

不同的拆分方式,将得到不同的系统架构,典型的可扩展系统架构有:

  • 面向流程拆分:分层架构
  • 面向服务拆分:SOA、微服务
  • 面向功能拆分:微内核架构

当然,这几个系统架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,而是可以在系统架构设计中进行组合使用的。以学生管理系统为例,我们最终可以这样设计架构:

  1. 整体系统采用面向服务拆分中的“微服务”架构,拆分为“注册服务”“登录服务”“信息管理服务”“安全服务”,每个服务是一个独立运行的子系统
  2. 其中的“注册服务”子系统本身又是采用面向流程拆分的分层架构
  3. “登录服务”子系统采用的是面向功能拆分的“微内核”架构

# 参考

  1. 《从 0 开始学架构》